详细内容
将废旧硬质合金粉碎以产出WC与Co的合金粉,直接送压型烧结制取硬质合金。对某些基本相同(如同为YG类)的硬质合金的废料而言,其中的化学成分及形态与制备该硬质合金的合金粉(如WC+Co)基本相同,因此将其粉碎后即可直接送往硬质合金生产工序。
研究表明,在选择性酸溶过程中,当表层的钴溶出后,其内层钴的溶出过程属内扩散控制,即过程的速率取决于物质在部分钴溶出后形成的孔隙中的扩散速率,孔隙越大则钴溶出得越快,而孔隙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合金中的含钴量,同时也取决于原始合金的晶粒度,晶粒越细则在钴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孔隙越小,越不利于钴的溶出。含钴量越高,则钴溶出后形成的孔隙越大。因此选择性酸溶法一般宜于处理含钴量较高(如YG15等)、晶粒度比较大的废合金。
电化学选择性溶出法的不足之处是难以处理Co含量小于10%的合金,其原因可能与上述选择性酸溶法相同。
若原料为w-Fe-Ni废钨基合金,则氧化后得到的WO₃和(Fe,Ni)WO4在900℃左右用H₂还原2h,可得到W-Fe-Ni合金粉。
若处理的原料为杂类的废合金,则得到的混合氧化物往往用以制取APT,其处理流程一般为首先进行NaOH浸出,使钨以Na₂WO4形态进入溶液,钴的氧化物以及Ti、Ta、Nb的氧化物进入固体残渣,再按传统工艺分别从Na₂WO4溶液制取APT,从残渣回收钻等有价元素。